國內新季玉米陸續上市,如市場預期價格高開,但高的讓人心慌,東北地區較去年高出200元/噸左右,華北地區要好一些,多在100元/噸左右。在如此多變的市場下,各收購主體是左右兩難,難上加難,東北地區貿易商可以說收了價格風險大,不收對不起自己,做這行的又不能不收,可以說被玉米弄的焦頭爛額。華北地區呢,一片祥和,現在基本算是國內價格低洼地區了,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積極入市收購玉米棒了。今年的玉米又是不平凡的一年,而目前能給市場的只有一個字,等。在這里筆者提出一點拙見,僅供參考。
東北地區高開后回落,大量上市還需等待
東北作為糧食大省,每年大量的糧食送往全國各地,因地理位置原因,糧源內流很少,因此每年產區收購主體都會有意鎖住糧源避免外流,保證本地使用量。而今年高開就有其中一定原因,每年產區開秤價格都會偏高,之后隨著新季上市,價格有所回落,黑龍江富錦象嶼 9 月 13日潮糧開秤價格在 1960 元/噸,之后價格又上升一個臺階,后隨著新糧上量,9月28日報價2010元/噸,價格仍是高位運行。按照產區的產量,供需相對是寬松的狀態,周邊的糧源若要消耗不可避免的要發往外省,而現在鎖住了糧源,市場高預期浮現,今年上市時間較去年延遲10-15天左右,而春節也較今年有所提前,那么節前農戶出售時間就會縮短,下游備貨以及貿易商收購時間就會減少,在目前高價格下,若糧源流通持續不暢,農戶持續惜售,也有可能出現集中上量階段,也可能出現階段性上量不足。
其二,陳糧結轉,推進新糧上行,下半年玉米一路下滑,很多存到下半年的糧基本算白存了,而近期新糧高走,根據目前的情況,收益最大的是目前手中攥有陳糧的主體,隨著價格逐漸上行,陳糧需求逐漸轉好,以哈爾濱雙城為例,目前走貨價格在2640元/噸左右,截止目前今年最高價格在2680元/噸左右,單從價格看基本接近。
其三,玉米收購主體有很多,主要兩個大塊就是中間貿易商以及用糧企業,而隨著產區深加工逐漸增加,各地區話語權企業逐漸增加,每年的搶糧大戰就是因為收購主體較多,市場對行情看好有競價收購的現象,而今年收購主體也有增加,這就使得兩方有可能存在競爭關系,有刺激價格上行的可能性。
華北地區季節性回落,購銷較理性
今年華北地區因一直走貨不暢,陳糧余量增加,部分貿易商特別是帶有附加資金的糧虧損較大,對新季購銷較謹慎,目前華北地區新糧走貨價格普遍在2660-2740元/噸左右,與陳糧價格價差不大,但相對目前價格與東北地區價格接近,使得目前出現南北高,中間低的現象,雖然今年華北地區也炒減產,但效果并不理想,此價格在東北影響下到顯得經濟實惠了,部分看好的主體也開始積極收購玉米棒做庫存。
供需關系,替代品調控
每年國內玉米普遍是緊平衡的,其余靠替代品補充調控,今年占據大頭的就是定向稻谷,截至目前定向稻谷已投放4257萬噸,實際成交2813萬噸,成交率66%。預計本周仍會投放,目前臨儲稻谷拍賣暫停,市場預計本周定向稻谷或是最后一拍,不過停拍是停拍,成交的這些稻谷也需要時間消耗,隨著玉米價格重新上行,飼企對定向稻谷采購力度較高,那么對玉米的需求會占據一部分,只要在庫存充足下,企業普遍觀望較多。
綜上所述,近期玉米期貨持續下跌,新季玉米現貨高開后有所回落讓市場小松了一口氣,后續東北隨著新糧上市短期內或將弱勢震蕩運行,目前價格較新糧上市前市場預期高100元/噸左右,后期虛高的價格可能縮水,但按目前購銷僵持的狀態,后續或因量少價格上行;華北地區價格偏低,農戶出售積極性尚可,后續隨著糧源從農戶逐漸轉移到貿易商手中,中間渠道階段惜售價格也會上行,此外,國慶期間華北地區或有一場大范圍降雨,對收割上市帶來一定影響,或刺激階段性上行,后續關注質量是否有影響。欲了解更多玉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)以及APP(http://www.chinagrain.cn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孫靜/審核:尹秀穎)
特別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