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犢牛的飼養技術及措施
2021-02-20 16:49:09來源:商丘市睢陽區農業農村局作者:袁建民
分享到:
冬季天氣寒冷,牛易受寒生病,尤其是犢牛,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全,對周圍不良環境抵抗力較差,神經系統不發達,體溫調節能力差,消化功能弱。粗放的飼養管理,容易導致犢牛生病死亡,給養殖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,因此冬季犢牛的養殖管理歷來受到養牛戶的重視。
一、分娩牛舍要注意防寒保暖
犢牛身體的各個器官機能不全,對周圍環境適應性差,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。犢牛舍最適宜溫度為15-20℃,濕度為65%,分娩牛舍要采用封閉式的,以防寒風侵入,但通風、采光性能要好,在溫度低于10℃時要加裝取暖設備。臨產母牛轉入前,要把牛床內污物清理出去,牛槽要刷洗干凈,然后進行氣體消毒,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5ml,水12.5 ml在金屬容器中混合,倒入高錳酸鉀125g,立刻有甲醛蒸發出來,將門窗關閉12小時后開窗通風。護仔欄在消毒后要鋪上較厚的曬干的墊草,并要經常更換,保持牛舍干燥衛生.
二、正確的接產
對臨近預產期的母牛,飼養人員要留心觀察,提供寬敞舒適的待產區,長270厘米,寬130厘米的臥欄,鋪上柔軟的墊草,產犢區則需要每頭母牛18平方米左右。待有分娩癥狀時,要對其進行直腸檢查,檢查胎兒的姿勢是否正確,針對胎勢情況確定接產方法,盡量自然生產,若確有難產癥狀要進行助產。助產時要耐心細致,避免損傷母牛的子宮及陰道,萬一不慎造成損傷,要及時處理。分娩后,要處理好臍帶,因為分娩時細菌感染的門戶首先是臍帶,通常情況下牛的臍帶會自然斷,未斷時,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-8厘米處剪斷帶,將臍帶中的血液和黏液擠凈,用5%碘酊消毒,斷臍不要包扎,可系小扣,以自然脫落為好。牛身上的粘液最好由母牛舔干,以增加母子感情,但口腔、鼻子內的黏液,應用毛巾清除。剝去犢牛軟蹄,助其站立。
三、保證犢牛吃上初乳
犢牛出生后,用濕毛巾擦洗母牛乳房,洗掉污物,每個乳頭擠掉3-4把奶,盡量在半小時內幫助犢牛吃上初乳,因為初乳中含有較多的母源抗體,可增強犢牛對疾病的抵抗力,另外初乳中含有硫酸鎂等瀉鹽,可以幫助排瀉。體弱的犢牛要人工輔助哺乳,直到自己會吃乳為止。
四、犢牛的防疫
犢牛疫病管理的重要原則是防重于治,要嚴格按照防疫程序進行防疫。
1、破傷風 犢牛在出生后24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,用量為1500-3000IU,皮下注射,注射后1個月產生免疫力,免疫期為1年。
2、口蹄疫 犢牛到6月齡時進行免疫接種,一個月后加強一次,用量為0.5-1毫升。注射15天產生免疫力,免疫期4-6個月。
3、牛肺疫 可用牛肺疫弱毒苗,接種時按標簽說明,用20%生理鹽水稀釋50倍,肌肉注射,6-12月齡用量1毫升,或于尾尖2-3厘米處皮下注射, 用量0.5毫升。
五、出生后飼養注意事項
犢牛的生活環境應清潔、干燥、寬敞、陽光充足,欄內墊草要松軟、干燥,要每天更換,糞便污物及時清理。喂奶要定時、定量、定溫。
犢牛出生7天后,開始補飼草料,并逐漸過渡到斷奶,讓其自由咀嚼,練習采食;三周后開始可喂給混合精料,可添加一些維生素、礦物質元素等,此后依據日齡逐漸增加飼料采食量,飼料應該是營養濃度高、適口性好、易消化吸收的。
另外要按月齡、體重斷奶后進行分群管理,每月測體重一次。滿六月齡時測體尺、體重、轉入育成牛群飼養
特別聲明
- 1.本文為自媒體、作者等金農網網絡用戶在金農網自媒體中心上傳并發布,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金農網的觀點或立場,金農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和存儲空間。
- 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畜牧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畜牧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畜牧網”。違反上述條款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本網站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- 4.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,其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。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,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- 5.友情提醒:網上交易有風險,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,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,異地交易請多學、多看、多問、多了解,網上騙術多種多樣,謹防上當受騙!
- 6.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,僅供投資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- 7.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、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聯系方式:編輯部電話:0451-88003358 電子信箱:info#chinafarming.com(請把#換成@)